一、仪器无法启动或显示异常
电源故障
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插紧,电源线是否损坏,确保供电正常。若使用电池供电,需确认电量充足或更换新电池。
若电源正常但设备仍无法启动,可能是内部电源模块故障,需联系专业维修人员检修。
显示屏问题
若显示屏无显示或显示模糊,检查显示屏是否受污染或损坏,必要时清洁或更换。
确认显示屏与主板连接线是否松动,重新插拔或更换连接线。
二、测量结果不准确
校准问题
定期使用标准溶液校准仪器,确保校准曲线有效。若校准后仍偏差大,检查标准溶液是否过期或配制错误。
避免环境干扰(如强光、电磁场),确保仪器在稳定环境中运行。
样品处理不当
浑浊水样需过滤或静置澄清,避免固体颗粒干扰消解反应。
调节水样pH至中性或碱性(通常5-9),确保氧化效率。
试剂问题
检查试剂是否过期、保存不当(如未避光)或受污染。碱性过硫酸钾等易失效试剂建议现用现配。
确保试剂配制比例正确,使用高纯度实验用水(如无氨水)。
三、消解或反应故障
消解不全
验证消解温度(通常120-125℃)和时间(30分钟)是否达标,检查消解管密封圈是否老化。
避免消解管材质不合格或管壁划痕,使用原厂认证配件。
反应管堵塞或漏液
定期清洗试剂管路,避免结晶堵塞。若漏液,检查管道连接处是否松动或损坏,及时更换部件。
四、数据记录与传输问题
存储容量不足
定期导出数据并清理存储空间,避免数据丢失。
建议备份数据至外部存储介质,防止意外丢失。
软件或通信故障
重启设备尝试恢复软件运行,检查软件是否需要更新。
确认仪器与计算机或打印机的通信接口连接正常,必要时更换数据线。
五、日常维护建议
定期清洁
清洁仪器外观、比色管及消解管,避免残留试剂腐蚀部件。
使用专用擦镜纸擦拭比色皿透光面,防止划痕影响测量。
耗材更换
定期更换紫外灯、密封圈等易损件,确保仪器性能稳定。
建立维护日历,记录校准、清洁及更换耗材的时间。
操作规范
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,避免移液枪未校准、吸液速度过快等人为误差。
培训操作人员,养成良好实验习惯,减少故障发生。